隴商往事,臨洮崖灣水煙下四川
  
  講述人:楊天瑞76歲臨洮崖灣人水煙商號“榮泰甡”二掌柜楊作泰之子
  水煙壺
  一條被人們遺忘的古道,一段馬幫千里販運水煙的故事,見證了甘肅臨洮水煙南下四川的商業傳奇。
  水煙是甘肅的特產,它的來歷和諸葛亮有關。民間傳說,三國時,諸葛亮率領大軍平定南蠻,遭遇瘴氣侵襲,將士苦不堪言,危機時刻,隱士孟節向諸葛亮贈送了“薤葉雲香草”,含一片可除瘴癘,於是,蜀軍得以順利平定南蠻之亂。後來,諸葛丞相率軍北伐中原六齣祁山,“薤葉雲香草”也被將士們帶到了甘肅。它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水煙。至今,甘肅水煙行業仍將諸葛亮視作為始祖,號稱雲香事業。
  這僅僅是民間傳說,水煙的種植究竟源自何時,至今依舊是未解之謎。有人曾說,水煙始於明代,隨肅王而來的。在漫長的歲月中,水煙的種植銷售,形成了蘭州、臨洮、榆中、天水等種植地區。甘肅水煙,大體形成了東、南、北三條銷售線路,北線沿著黃河行銷,人們乘坐羊皮筏子,將水煙運送至包頭,再從包頭運至北京等地。而南方行銷線路,則通過陰平古道,銷往四川雲貴等地,這條線路是如何走的,至今鮮為人知。
  今天,就讓我們聆聽楊天瑞講述的臨洮水煙下四川的故事。
  陰平正道,也是一條水煙之路
  解放前,臨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水煙產地。當時,沿著洮河,從大莊、龍家莊、潘家莊一直延伸到孫梁家、康家崖、辛甸、水泉等地,這條長達近百公里範圍內,就是一條著名的水煙種植帶。崖彎,處在這條種植帶的最佳地段。崖灣是臨洮新添鎮的一個小村,地處洮河之濱,土壤肥沃,灌溉便利,因而崖灣的水煙,以葉大、肥厚、質細、色鮮而馳名。興盛時崖灣種植水煙面積約500畝,每畝純產量約為500公斤,合計約25萬公斤。在民國18年(1929年),新添曾發生過500工人罷工的事件,由此可見當時水煙的生產規模了。以前,臨洮的水煙作坊有70多家,崖灣村就有四家,但只有我父親楊作泰創辦的“榮泰甡”商號,持續的時間最長,一直堅持到1949年解放前夕。
  水煙種植不易,加工難,行銷更難。小時候,我們經常在水煙作坊中玩耍,目睹了水煙加工過程,大體上說有兩個步驟,先要配料,就是煙葉中加入清油、薑黃、食鹽等香料,最高檔的還摻入了麝香,人在百米之外,就能聞到香味,拌好香料的煙葉,壓製成墩,再由師傅推成煙絲,裝匣壓塊,就可以銷售了。崖灣村有位師傅王德清,人稱“尕王師”,是水煙加工的高手,他有不少絕活,能目測出一大堆煙葉的準確斤數;能準確算出所需的配料。當時,臨洮水煙行業可以說是高手眾多。
  水煙加工好後,銷售就成了重中之重,臨洮的水煙走的南線。這也是父祖輩們傳下來的路線。這條道路就是史書中所說的陰平道,也叫陰平正道。陰平,就是今文縣的老縣城。文縣位於甘川交界處,也是出入兩省的門戶。陰平道有三條,其中陰平正道起自狄道(今臨洮),越露骨山,沿岷江南下循前一條道路直抵陰平,然後或走劍門,或走綿竹,進入四川。這條道路也是三國時期,鄧艾所走的伐蜀之路。
  在這條古道上,僅我們崖灣一帶就有十幾個馬幫隊(當地稱為馱騾隊),穿梭往來,將一擔擔水煙運到四川。  (原標題:蘭州故事:隴商往事,臨洮崖灣水煙下四川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gzjos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